首页 | 励志文章 | 名言警句 | 感悟人生 | 散文杂文 | 诗词歌赋 | 流行言语 |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人生 > 《淮南子》:万事福祸相依,得失坦然方为境界

《淮南子》:万事福祸相依,得失坦然方为境界

作者:国学书舍来源:网络2020-09-15
《淮南子》:万事福祸相依,得失坦然方为境界

一、

痛苦,是因为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世俗的事情,太在乎一些东西,计较的东西自然就多了,痛苦也就出现了。

当你跳出世俗的局限,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看人生得失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痛苦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本身事物表象存在的得未必是得,表象的失也未必是失,正如《道德经》中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的道理一样。

得到反而是一种失去,看似是失去其中也会有一种得到。

就好像一个人身处高位的时候,因为小有所成,因此养成了居功自傲,过度自以为是的习性,最后不仅因此丢掉了荣耀,甚至还丢掉了性命,年羹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有的人身处低谷,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坎坷,但是他在挫折之中锻炼出来的韧劲以及对于生命不一样的体验,为他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内心状态,让他在人生下半场走得越来越稳,最后成就了一个大器晚成的结果,这不就是低谷之后藏着的重生吗?

有的人习惯性的用浅薄思维判断人生得失,于是不断的争抢,但是在争来利益的同时,却因为德行缺失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有的人不争不抢,甚至会以吃亏忍让的姿态去处理问题,反而因为德行丰厚而有意外所得。

在《淮南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到:故物或损之而易,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

在事物之中有的损减了却反而使它增加,有的增加却反而使它减少,怎么能知道其中的得失呢?

楚庄王在战胜了晋国之后,回国以后准备封赏孙叔敖,但是孙叔敖推辞奖赏不愿意接受。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孙叔敖因为年龄大了将要离去,就对他的儿子说:“我就要死了,我离开之后,国君必然会对你加以封赏,但是你不能选择肥沃之地,只能接受寝丘那一块荒地,因为寝丘的名字有鬼怪的含义,而楚国和越国人相信鬼神吉祥之类的事情,他们没有人会认为这块地方对他有利,自然也不会争抢。”

后来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把他的儿子叫过去,要封赏给他肥沃的土地,但是他的儿子依照了孙叔敖的遗言,只接受了叫寝丘的贫瘠之地。

而楚国的习俗就是功臣两代之后,就要把封赏的土地收回来,但是孙叔敖的那一块封地因为太过于贫瘠,时间久了就被人所忽略了,也没有人在乎这一块地的得失,于是孙叔敖的后辈子孙都得以耕种这块地。

这不就是典型的“看似减少实则是增加”了吗,世俗的眼光不能够通达大道的智慧,所以不以当下得失惊惧,站在世俗之外的角度去看待世俗的事物,得之不喜,失之不惊,人生才会有宠辱不惊的状态,这也是应该追求的境界。

二、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长短,又能争到多少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争到多大的世界。

我们的意识之中都存在着主观认知局限,在很多时候,当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陷入过度计较,贪图小利的迷惑之中,自己仍然不自知,而这样的错误思维反而会让简单变得复杂,让本该轻松的状态变成人间苦海,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愚昧思维所带来的局限。

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无数人为了蝇头小利争来争去,但是争到最后终究一事无成,因为人本来就如同一粒尘土,在这世间庸碌过后转身即逝,所谓的争抢又存在多少价值与意义呢?

所以一个人要修养主观控制意识,主动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计较当下的一得一失,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获得长远且有利的发展,既然你在短暂光阴中争来的未必对自己人生有益,那何必再去计较呢。

而反之,修养自己的德行,用大道的思维和眼光超脱于世俗之外,这种豁达深远的德行,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世间存在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 2015-2030 KuYan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0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