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尽力而为,所谓的尽力而为,就是可为可不为,而且在很多时候,就是无所作为。本质很简单,所有说尽力而为的人,哪怕什么事也没有做,也会觉得自己尽力而为了。常有朋友和同事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找我聊天,我也总喜欢问一句:“你真的尽力了吗?”没有多少人敢给我肯定的回答,因为从他们的回复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可以看出根本就没有尽力,而且大多数人连努力都没有做到。
个人以为,尽力而为带来的结果在大多数时候就等于缴械投降,只有尽全力而为,或不成功便成仁才会真正的成功,才能把事情做成。这里想到一个典故,当年项羽垓下之战,据史书记载,当年力量对比是汉军40万,其中一半以上是诸侯军,不堪一击;楚军10万,基本上是由起兵时的江东子弟和原秦军主力构成,战斗极强;然而,战斗的结果很明显,项羽也觉得自己尽力了,事实上呢?他带八百人杀进杀出好几次,而且他的部队战死8万,基本没有什么投降的。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可能无法突围呢?原因只有一个,项羽自以为尽力而为了,只想逃走,根本就没有想到带领军队拼死突围。
尽力而为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托辞,也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根本不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提前给自己找个借口,万一不成功,就告诉自己已经尽力,没有成功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对于人生而言,不管解决什么事情,都应该告诉自己要像战士一样,不成功便战死沙场,虽败犹荣;而不能像懦夫一样,根本就不敢尽全力去拼搏,根本就不敢有去战斗。事情是拼出来的,如果不去拼,谁也帮不能,谁也没有办法让问题解决。
尽力而为就是可为可不为,就是无所作为;尽全力而为,不如不成功,便成仁,这才是成事之道。
最后是顾影自怜,很多人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总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总会在心理上觉得自己应该有某些方面的优势,从而变得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时时设防,产生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这样的人,其实很矛盾,一方面会强调自己个人的能力,对他人拒之千里;另一方面又喜欢依赖别人,希望别人帮自己成功,觉得别人都应该帮自己,觉得别人都欠自己的。
这样的心态会导致在判断事物和与人相处时变得过于敏感,从而出现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周边事物,完全生活在自己所构筑的一个封闭空间之内,会让交流变得困难,也会在很多问题上出现一些过于自私或是让大部分的人无法理解的想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心态的产生,在于这个人本身无法面对现实,只能生活在过去的经验与阴影之中,不敢真正的面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没有胆量以创新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层次的来说,就是一种由内在的自卑怕被发现,从而在外内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有这种心态的人多数会表现为自负或自傲,不过这种表现都是假的,只是为了掩示自卑。
以上的这些心态,无论哪一种,都会极大的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都会阻碍人的成功,都会让看无法清楚的看清自己与身处的环境。如果有其中的两种或三种都有,就会更严重,甚至到头来不光是一事无成,家庭无法幸福,而且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借用《心经》里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