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诗最能代表盛唐意象?一定是李白。
什么才是盛唐意象?——是纵横捭阖的开阔,是从容不迫的气度,是锦心绣口的浪漫,是绵荡天地的豪情。
所以李白的诗,即使在写哀愁、写忧思,也总能叫人读出不腻不烦的一股爽利劲儿。
恰如《子夜歌》。
“子夜歌”是乐府中的吴声曲辞,名称是来源于“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为是起自吴地歌谣,来自于吴地女子哀苦的歌声,所以也称《子夜吴歌》。
《子夜歌》又有变曲,从春夏秋冬四个时节来唱相思、歌幽情,所以亦称《子夜四时歌》。
李白一曲著名的《子夜吴歌》,就分为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既然这是由一个叫子夜的女子,在最早唱出的哀苦之声,试想那歌里吴侬软语、愁思叠荡,《子夜吴歌》必该是凄软幽长的乐调。
然而在李白的“四时而歌”里,却非一味痴缠绵软。譬如这一首写良人出征、遥望相思的《子夜吴歌·秋歌》里,就有一种秋水冷凝的清气和天地旷远的视角: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诗里写的意思,用现代诗情来演绎就是:
大唐的长安已是流霜月冷梢头,
古都的人家都在洗衣换季入秋。
长风再劲,怎奈长别的距离却吹不到头,
离情再切,奈何离别的人远在玉门关头。
何时才能平定异族进犯的野心阴谋?
何日才能停止家家出征的万户离愁?
思念如秋风入喉,穿堂过户,心忧肠愁;
盼归如秋月含幽,夜色望穿,再上西楼。
这首《子夜吴歌·秋歌》:
看似是写“人”,写留守家中的妇女思念她出塞征战的丈夫;
实则更写“家”,这种因出征而造成的男儿上前线、女儿望边关,是家家户户的共鸣;
其实它还更进一步写了“国”,一国战事,万家奔赴。
“长安一片月”照耀边关男儿的战火与长安女子的凄冷,“秋风吹不尽”吹动家家户户的离愁与老老少少的思念。
所以这首诗,以小视角写大视野,以小情思抒大情怀。